抗震双密封管道:构建城市安全输水防线的 “隐形卫士”
发布时间:2025-02-24 浏览次数:4363
在城市的地下,纵横交错的管道如同人体的血管,承担着输水、供气等重要使命。然而,传统管道连接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却如同定时炸弹,威胁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款创新产品 —— 抗震双密封管道,它凭借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为城市的 “生命线” 保驾护航。
传统管道连接困境:漏水、易损、隐患多
在建筑给排水和消防系统中,传统的沟槽连接曾是大口径管道连接的主流技术。它虽有简便、经济等优点,但缺点也十分明显。作为拼装式接头,沟槽连接需要现场加工管材槽口,对管道中轴水平度要求极高,施工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微渗漏。像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共青团路站的消防和空调水管道安装,水压试验一次合格率仅 88.61%,槽口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漏水问题占比高达 75% 。而且,沟槽连接的管道在面对地下震动、沉降、水锤等情况时,接头极易渗漏水,在地铁沿线物业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挤压连接技术虽在小口径管道表现不错,但早期也存在连接口径受限的问题。单卡压、双卡压只能连接≤DN100 口径的管道,环压虽能连接至 DN150,但面对更大口径管道依旧无能为力。这些技术在密封和结构强度上也有不足,难以满足复杂环境和更高安全标准的需求。
抗震双密封连接:创新技术破难题
抗震双密封连接技术是在卡压和环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成果,成功将挤压连接适用口径扩展到 DN400。它巧妙地融合了卡压刚性足和环压密封好的优点,为管道连接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
从结构设计上看,抗震双密封连接有三大显著特点。
其一,内外双密封设计,内侧 O 形圈承担主力密封任务,外侧密封圈作为辅助和备份。当管道遭遇水压异常或外力冲击,内侧密封圈失效时,外侧密封圈能迅速发挥作用,确保管道不漏水。这种 “一用一备” 的设计理念,借鉴了消防系统的可靠性思路,大大提升了密封的安全性。
其二,三道锁紧环结构,在压接过程中,管材管件会产生形变,形成三道锁紧环,每道环下嵌深度达 1.2 个管材壁厚。这些锁紧环让管材管件紧密互嵌咬合,产生强大抱紧力,有效增强了管道的抗拉伸、抗振动能力。
其三,加强筋保护,抗震双密封管件的加强筋不仅增强了接头刚性,还能均匀分散外界冲击力。同时,凸环外侧的环压密封腔能缓冲外力,保护加强筋,确保内部 O 形圈稳定工作。
在实际性能测试中,抗震双密封连接表现卓越。在偏转角实验里,模拟极端工况,选取 DN300 管径的管道,打入 2.75MPa 水压,上拉偏转角>10°、拉力达到 3064kg 时,稳压 30 分钟,系统依然滴水不漏。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抗冲击和密封性能。
多场景优势尽显:安全、高效、经济
在水务领域,抗震双密封管道优势明显。它有效解决了传统管道漏损率高、抗振能力弱的问题,大幅提升了管网的抗震防灾能力,降低了漏损风险,保障了城市供水的安全稳定。而且,它能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无论是地震频发地区,还是对供水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场所,都能稳定运行。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它完美契合 “好房子” 建设中 “安全、绿色、低碳、智能” 的要求,尤其是 “安全” 方面,为建筑本体及设备设施提供了可靠的管道连接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抗震双密封连接无需现场加工,操作简便,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低,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由于管材无需为套丝、开槽增加厚度,降低了材料成本。此外,相比沟槽连接一个管件需两个支架,抗震双密封接头一体性好,一个接头仅需一个支架,在支架方面省材省工 40% 以上,实现了真正的省工节材。
在消防系统中,抗震双密封涂塑钢管更是理想之选。传统消防管网存在诸多短板,如管材耐蚀性不足、工艺隐患多、拼装结构不抗震等。而抗震双密封涂塑钢管耐压能力强、密封性能卓越,能有效应对消防系统中的高压、振动等情况。其施工便捷高效,能快速完成安装投入使用,且使用寿命长达 50 年,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共合实业:品质保障与实力见证
浙江共合实业有限公司是抗震双密封产品的专业制造商。公司成立于 2003 年,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合实业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认证,拥有四十多项专利发明。
公司生产产品涵盖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工人体育馆、杭州奥体中心等众多大型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应用,充分验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卓越性能。而且,共合实业还做出了质量承诺,自 2024 年 8 月 8 日起,选用其 304 及以上牌号抗震双密封式不锈钢管道输送非腐蚀性介质,竣工交验合格后,终身质保、终身包修。
抗震双密封管道凭借创新技术、卓越性能和可靠品质,成为了管道连接领域的佼佼者。在城市建设对安全和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它必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城市的安全稳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如果您对我们的抗震双密封产品感兴趣,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共筑安全管道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