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管道卡压环压安装规定
发布时间:2019-03-27 浏览次数:2731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管道卡压环压安装规定
本内容主要针对薄壁不锈钢管材材料特性加以说明。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管道施工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04S407-2、《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305: 20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及其它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一、一般规定
A、使用不锈钢管道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304(06Cr19Ni10)不锈钢管道适用范围为直饮水、生活饮用冷热水。其输送水质应达到国家自来水饮用标准,氯化物含量<200mg/L(冷水)或<50mg/L(热水),不允许输送含有氟、氯、溴、碘化物含量超标的水质。如果使用成分不明的水输送打压(污染严重的江、河、湖水、地下水、蓄水池存放的自来水),会造成304管材、管件发生腐蚀漏水现象。当水质超标或对输送管道有更高要求时,如输送温泉水、海水,可以选择316、316L或更高牌号的不锈钢制品。
2、不锈钢管道系统在试压之前,先将市政管网端内积存杂质和锈水放出;试压完成后,须对管道进行连续多次的饱和冲洗——将整个管道注满水并从主管最低处排放2次以上,直到最后流出的余水为清澈壮,将水注满管道并保持压力。这样可带走多数杂质,并使电解质溶液长期维持在较低浓度。注意,排水处应选在主管道的最低处。
3、如选用于工业粉尘较多且空气潮湿地区,应予表面涂层,有效隔离。
B、不锈钢管道组成件和设备的运输及存放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管道组成件和设备在运输、装卸和搬动时,应避免被污染,不得抛、摔、滚、拖等。
2、管道组成件和设备禁止与油品、腐蚀性物品或有毒物品混合堆放,在工地存放管材管件时要避免与碳钢接触,应加绝缘材料隔离
3、管材及设备应水平堆放,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0m。管件应原箱码堆,堆高不宜超过3层。
4、不锈钢波纹软管及其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棚内,不得露天存放,应远离热源且防止阳关直射。
C、露天不锈钢管道应避免安置于防护栏、钢制花台等下方区域。不锈钢管道表面应保持清洁,能显著提高不锈钢产品使用寿命。
D、管道不得攀踏、系安全绳、搁搭手架、用作支撑等。
E、薄壁不锈钢管、管件不宜与水泥浆、水泥、砂浆、拌合混凝土直接接触。防氯化物对管道的腐蚀,可在管外壁套塑料膜或缠绕防腐胶带保护(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50×10-6),也可选用塑覆薄壁不锈钢管。
F、管道安装间歇或完成后,管子敞口处应及时封堵。
G、当管道穿墙壁、楼板及嵌墙暗敷时,应配合土建工程预留孔、槽。留孔或开槽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
1、预留孔洞的尺寸宜比管外径大50~100mm;
2、嵌墙暗管的墙槽深度宜为管道外径加20mm,宽度宜为管道外径加40~50mm;
3、架空管道管顶上部的净空不宜小于100mm。
H、薄壁不锈钢管与阀门、水表、水咀等的连接应采用转换接头,严禁在薄壁不锈钢水管上套丝。
I、防止工程方在清洗内外墙砖时所使用的草酸液溅到不锈钢管道上产生腐蚀。
★J、用于清洗直饮水管道的次氯酸钠液体要及时冲洗干净,不要存放在管道内避免发生腐蚀。★应及时向工程方了解建筑外墙清洗的准确日期,并向其下达书面注意事项和要求。
K、不锈钢管穿越处及四周,严禁搭建水池、洗涤台等用水、储水、出水器具,避免因安装不到位可能形成的腐蚀环境;铝塑复合管禁止与碱性潮湿物接触,且应避免放置于碱性潮湿的环境中。
★F,穿墙套管应符合规范,不锈钢管材与套管内壁应保持一定间隙(约1CM),套管内应加绝缘材料,禁止不锈钢与套管接触,严禁用水泥将套管封死。
二、管道敷设
A、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B、不锈钢管道敷设严禁轴向扭曲,严禁强制校正。
C、明敷管道,应在土建工程粉饰完毕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应首先符合预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确。
D、对明装管道,其外壁距装饰墙面的距离:公称直径10~25mm时应为40mm;公称直径32~65mm时应为50mm。
E、薄壁不锈钢管固定支架间距不宜大于15m,热水管固定支架间距的确定应根据热膨胀量、膨胀节允许补偿量等确定。固定支架宜设置在变径、分支、接口及穿越承重墙、楼板的两侧等处。
F、公称直径不大于25mm的管道安装时,可采用塑料管卡。采用金属管卡或吊架时,采用其他金属管卡或吊架时,与管道之间应采用木质或橡胶等绝缘隔垫(隔垫物、塑料管卡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50×10-6)。
G、薄壁不锈钢管活动支架间距可分别参考下表一:
表一 薄壁不锈钢支架最大支撑间距(m)
公称直径 | DN15 | DN20 | DN25 | DN32 | DN 40 | DN 50 | DN 65 | DN 80 | DN 100 |
水平管 | 2.0 | 2.0 | 2.5 | 2.5 | 3.0 | 3.0 | 3.0 | 3.0 | 3.5 |
立管 | 1.8 | 2.0 | 2.5 | 2.5 | 3.0 | 3.0 | 3.0 | 3.0 | 3.5 |
附注:1、环压管道在距各管件或阀门的100mm以内必须采用管卡固定,特别是在干管变支管处;
2、卡箍安装到位后两半之间连接处间隙应在0.5~1.5mm之间;
3、在距各管件(有卡箍处)≤150mm之间必须安装支撑;
4、凡立管到横管弯头处必须安装强力支撑;立管底部应设置固定支架措施。
5、管道配水点处、设备接管处、水箱与水池进出口处,要采取固定支架措施。
H、在给水栓和配水点处应采用金属管卡或吊架固定;管卡或吊架宜设置在距配件40~80mm处。
I、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参见国标图集03S402。
J、管道穿过楼板时应设置管套,当穿地下室外墙、穿屋面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套管应高出底面、屋面50mm,并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K、管道暗敷时,应在管道外壁采取防腐措施,如缠防腐胶带,或使用覆塑不锈钢管。
L、暗敷的管道应距楼板底面、墙面净距≥安装、检修尺寸,见下表二。
表二 安装、检修及维修尺寸(mm)
公称尺寸 | DN15 | DN20 | DN25 | DN32 | DN40 | DN50 | DN65 | DN80 | DN100 |
安装尺寸(管壁与四周间距) | ≥35 | ≥35 | ≥45 | ≥45 | ≥55 | ≥55 | ≥70 | ≥70 | ≥80 |
注:安装时应尽可能考虑操作和维修尺寸。
M、嵌墙敷设的管径不宜大于25mm。在管线转折处,应预留5~10mm净空以补偿管路因热胀冷缩引起的伸缩变化。
N、管道应合理配置伸缩补偿装置与支架,以控制管道的伸缩方向或补偿。明敷或非埋设隐敷的薄壁不锈钢管的直线段长度超过15m时,应采取管道轴向的补偿措施。当公称直径大于50mm时,宜设置不锈钢波形膨胀节,或不锈钢线性温度补偿器。热补偿值及补偿器安装见附件4。
O、立管和横支管优先采用管道折角的Z形、门型等连接方式。利用自然补偿弥补允许的伸缩量。
P、明敷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宜采取防结露措施,热水薄壁不锈钢管应保温,绝热材料不可使用含可溶性卤族离子材料。在有雨水侵入处或湿度高的场所还要作防水层,应采用不腐蚀的、不会使氯化物渗透到管壁上的材质。绝热层厚度经计算确定。
Q、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参见国标图集03S401。
R、在给水栓和配水点处应采用金属管卡或支吊架固定,管卡或支吊架宜设置在距管件或附件40~80mm处。
S、预留孔洞尺寸宜较管外径大50~100mm。
T、嵌墙暗管墙尺寸的宽度可为管道外径加40~50mm,深度为管道外径加20mm。
U、楼板预埋套管宜伸出板面50mm;套管下端应与楼板底齐平;穿墙套管应与饰面齐平。套管管径应大于管道1~2号。
V、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预埋防水套管,做好防水措施。
W、管道与不锈钢或黄铜合金材质的水嘴、角阀、球阀、水表、阀门和其它用水设备等附件螺纹连接时,应尽可能采用带支座的接头,该支座可与墙体固定,或采用固定支架与墙体固定。
X、不锈钢管材或管件与碳钢构件之间的接触面,须用>3mm厚橡胶衬垫或木块箍垫阻断,防电化学腐蚀。
三、管道连接
A、管道系统的配管与连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按实际图纸规定的坐标和标高线绘制实测施工图;
2、按实测施工图进行配管;
3、制定薄壁不锈钢管和管件的安装顺序,进行预装配。
B、配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截管工具宜采用专用的电动切管机或手动断管器;
2、截管的端面应平整,并垂直于管轴线;
3、截管后,管端的内外毛刺宜采用专用工具去除干净。
四、管道试压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 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 应不渗不漏;
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检验方法: 观察和开启阀门、 水嘴等放水。
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 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方可使用。检验方法: 检查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
室内直埋给水不锈钢管道应做防腐处理。 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或局部解剖检查。